密封圈-DW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
發(fā)布時間2014-09-18   瀏覽:1,310 views   調(diào)整大?。? 16px  14px  12px

注:大城縣京城密封件廠 供應(yīng)橡膠密封件 機械密封件 密封圈 油缸密封件 液壓密封件 氣缸密封件 煤礦用單體液壓支柱密封件及立柱 千斤頂用密封件 鼓形圈 車削密封件 氟膠O形圈 硅膠O形圈 (鼓型圈 蕾型圈 山型圈 O型圈 Y型圈)三元乙丙O形圈耐油耐高溫用O形圈 蕾形圈 防塵圈 ?單體液壓支柱防塵堵蓋 Y形圈 活塞導向環(huán) 防擠圈 卸載閥墊 單向閥墊 安全閥墊 連接鋼絲 三用閥配件活塞導向環(huán)、f4四氟擋圈、POM檔圈、皮碗防擠圈、底座防擠圈、防塵堵蓋等綜合采煤機等機械密封件

 

DW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

DW型單體液壓支柱是一種新型外部供液的恒阻式單體液壓支柱,是高檔機械化普采工作面的配套設(shè)備,也是綜采工作面的端頭支護設(shè)備。其適用于煤礦回采工作面的頂板支護和端頭頂板支護,由于其承載能力大、抗偏載能力強、工作行程大、使用范圍廣,因而其可應(yīng)用于薄煤層、中厚煤層及較厚煤層工作面。

二、技術(shù)特征

本系列產(chǎn)品執(zhí)行MT112—93《礦用單體液壓支柱》標準。

型號含義:例如:DW35—180/100X

D代表單體液壓支柱;???????W代表外注式;

35為支柱的最大高度;????????180為支柱的額定工作阻力;

100為支柱的油缸直徑;?????????????X為柱塞懸浮式技術(shù)原理。

三、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

DW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由鉸接頂蓋1、密封蓋組件2、活柱3、手把閥體4、油缸5、復位彈簧6、底座7、三用閥8、O形密封圈9,擋圈10、銷頭螺栓11、防塵圈12、Y形密封圈13、連接鋼絲14、導向環(huán)等零部件組成。

DW型(柱塞懸浮式)液壓支柱的工作原理包括升柱、初撐、承載和回柱四個過程,現(xiàn)分別概述如下:

(一)、升柱、初撐過程

升柱時將管路系統(tǒng)中的注液槍插入三用閥注油閥體,掛好鎖緊套,操作注液槍,泵站高壓液經(jīng)注液槍頂開三用閥中的球形單向閥,進入支柱,迫使活柱升高。

(二)、承載、溢流過程

支柱支設(shè)以后便處于承載狀態(tài),隨著支護時間的延長,工作面頂板作用在支柱上的載荷增加,當支柱所承受的載荷超過額定工作阻力時,支柱內(nèi)腔高壓液體作用在安全閥墊上的力,超過安全閥彈簧預(yù)先調(diào)定給予六角導向套的壓緊力時,壓縮安全閥彈簧,安全閥墊和六角導向套一起運動,安全閥墊離開閥座,安全閥被打開,內(nèi)腔液體外溢,活柱下縮。使頂板壓力重新得到平衡。

(三)、回柱過程

支柱回收時,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右閥筒的卸載孔中,轉(zhuǎn)動卸載手把,迫使閥套、連接螺桿、注油閥體等整體軸向移動,壓縮卸載閥彈簧,卸載閥墊離開左閥筒的密封面,卸載閥被打開,支柱內(nèi)腔工作液,經(jīng)左閥筒噴入采空區(qū),活柱在自重和復位彈簧作用下回縮。完成支柱回收。

四、試?驗

DW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組裝后,應(yīng)參照MT112-93標準和煤炭部制定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圖紙要求及維修質(zhì)量標準進行試驗,試驗項目如下:

(一)、閥件試驗

三用閥按MT112-93標準進行檢驗。

(二)、支柱整體試驗

1、操作試驗

在泵站壓力為15~20MPa、流量為75~80升/分條件下:

(1)、用秒表和直尺測定支柱的升、降速度是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

(2)、用直尺測定支柱行程和最大、最小高度能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

2、高、低壓密封試驗

在支柱最大行程三分之二處進行試驗。高壓密封壓力為安全閥關(guān)閉壓力以上,低壓密封壓力為≤2MPa。高、低壓密封各穩(wěn)壓二分鐘,不允許有壓降現(xiàn)象。

3、檢查支柱各密封處是否漏油。

五、注意事項

(一)、首先,應(yīng)根據(jù)工作面采高,選擇合適的支柱規(guī)格,根據(jù)工作面頂板壓力大小,確定合理的支護密封,以確保安全,并充分發(fā)揮支柱的技術(shù)特性。

(二)、支柱必須達到出廠試驗要求。到礦的新支柱,也必須經(jīng)過檢查復試合格,才能下井使用。

(三)、支柱使用時,應(yīng)先升、降柱一次或二次,以排除缸體內(nèi)空氣。

(四)、支設(shè)支柱時,應(yīng)注意下列幾點:

1、支柱應(yīng)垂直于頂、底板支設(shè),并有一定的“迎山”角,使支柱處于垂直受力狀態(tài),不易推倒。

2、將支柱卸載閥朝向煤壁一側(cè),成一定角度,以保證撤柱安全,防止采煤機碰撞卸載裝置。

3、支柱與工作面運輸機械應(yīng)有適當?shù)木嚯x,以免采煤機撞倒支柱或撞壞油缸、手把閥體和三用閥。

4、支柱頂蓋的四爪應(yīng)卡在頂梁花邊槽上,不允許將四爪頂在頂梁上或頂梁接頭處。

(五)、保證支柱具有足夠的初撐力,是用好支柱的關(guān)鍵之一。對此應(yīng)注意下列幾點:

1、控制好泵站的恒定壓力,保證足夠的初撐力。

2、注液槍應(yīng)置于支柱的手把上,或置于支柱的注射嘴上,不能放在底板上,以防煤塵污染。

(六)、當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時,應(yīng)及時用其他型號支柱替下,以免壓成“死柱”。

(七)、支柱回柱時,可采取近距離卸載或遠距離卸載兩種方式,可根據(jù)工作面條件選用。

(八)、絕對禁止用錘、鎬等金屬物體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以免損壞支柱。

(九)、不能將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頂用,尤其不能以支撐手把作為推移千斤頂?shù)闹c。

(十)、回撤下來的支柱,頂蓋朝上立放,不得隨意的拋置,防止煤粉進入支柱內(nèi)腔。

(十一)、因工作面粉塵大,故零部件不允許在工作面拆裝。

(十二)、支柱在運輸過程中應(yīng)輕裝輕卸,不準隨意摔砸,以免損壞支柱。

(十三)、在實驗和使用過程中,禁止支柱在空載下打壓。

六、常見故障的排除表

常見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注液時活柱不從油缸中伸出,或伸出很慢.泵站無壓力或壓力低

  1. 截止閥關(guān)閉
  2. 注油閥體進液孔被臟物堵塞
  3. 密封失效
  4. 注液槍失靈
  5. 管路濾網(wǎng)堵塞
  6. 檢查泵站
  7. 打開截止閥
  8. 清洗注油閥體
  9. 更換密封件
  10. 檢查注液槍及密封圈
  11. 清洗過濾網(wǎng)

2活柱降柱速度慢或不降柱

  1. 復位彈簧脫鉤
  2. 油缸局部凹坑
  3. 活柱表面損壞
  4. 重新掛好復位彈簧
  5. 更換損壞油缸
  6. 更換活柱體

3工作阻力低

  1. 三用閥調(diào)壓螺釘松動
  2. 安全閥開啟或關(guān)閉壓力低
  3. 密封件失效
  4. 檢查安全閥
  5. 重新調(diào)閥;更換密封件
  6. 更換失效密封件

4

工作阻力高

  1. 安全閥開啟壓力高
  2. 安全閥墊擠入溢流間隙
  3. 重新標定安全閥
  4. 更換閥墊

5

工作液從手把閥體溢出

1.Y形密封圈損壞

2.O形密封圈損壞

更換損壞的密封件

6工作液從底座處溢出O形密封圈損壞更換O形密封圈

7工作液從頂蓋處溢出O形密封圈損壞更換O形密封圈

8工作液從單向閥、卸載閥溢出單向閥、卸載閥密封面污染或損壞清洗或更換零件

9油缸彎曲或砸扁

  1. 用支柱推輸送機時,頂壞
  2. 采煤機撞壞
  3. 壓成“死柱”或支柱不卸載時,硬拉拉彎
  4. 改進操作方法
  5. 更換油缸或修復油缸

10活柱彎曲

  1. 突然來壓時安全閥不及時打開,支柱大大超載
  2. 用支柱推輸送機時頂壞
  3. 校直或更換活柱體
  4. 適當加大支護密度
  5. 改進操作方法

11頂蓋損壞

支設(shè)不當或作其他工具用損壞

更換

12注液槍漏油

  1. 注液槍螺紋松動
  2. 密封圈損壞或丟失
  3. 注液管密封面損壞
  4. 擰緊注液槍管
  5. 更換或重新安裝密封圈

3.?更換注液槍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