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才能不疑
發(fā)布時間2014-08-04   瀏覽:878 views   調整大?。? 16px  14px  12px
誠信才能不疑。信任是不疑的基礎。
  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明知大將樂羊之子樂舒在中山國為官,仍派樂羊越過趙國進攻中山。魏文侯深知樂羊不但有杰出的軍事才能,而且忠于職守,絕不會循私情而誤國事。當樂羊率軍包圍中山國后,中山國王便派樂舒前去講情,希望樂羊退兵,樂羊反把兒子訓斥了一頓。這時,魏朝內外有許多人寫信給魏文侯,說樂羊對中山國圍而不攻,是在顧及與樂舒的父子之情,建議臨陣易將,而魏文侯對樂羊的忠誠非常信任,對那些建議根本不予理睬。中山國王于是殺了樂舒并煮成肉粥送給樂羊。樂羊不動聲色,一飲而盡,然后發(fā)起攻擊,很快滅掉了中山國。樂羊得勝回朝后,魏文侯賞給他一個箱子,里面裝的全是朝里彈劾樂羊的密信奏折,令樂羊萬分感動。
  “士為知己者死”。只有不疑人,才能用好人;只有信任人才,人才才能信任你;只有待人誠心,他才會為你拼命工作。
  秦襄王有一次向張祿請教,張祿口中哼哈,卻不說話。秦王見狀,再次拱手請教,張祿仍然一言不發(fā)。秦王第三次真心實意地請求說:“難道先生認為我不值得指教嗎?”張祿這才不急不慌地開了口:“以前姜太公遇文王出謀劃策,滅掉了商朝,得了天下。比干碰上紂王獻計治國,卻招致殺身之禍。這樣截然相反的結果,究其原因是一個得到信任,一個沒有得到信任。如今我剛見大王,恐怕情淺話重,會招致災禍!”秦王聽了說:“我喝退左右,以誠心求教,無論大事小情,上自太后,下至大臣,請先生只管說,不必擔心。”
  有了這樣相互信任的氣氛,張祿才開始陳述他對局勢的看法,建議秦王對六國采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秦王聽后,認為很有道理,也非常佩服張祿的才能,立即拜他為客卿。后來,秦王按“遠交近攻”的策略,瓦解了六國聯(lián)盟,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
上一篇:« 下一篇: »